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贝森特刚归国即传喜讯:中国将购入1200万吨大豆,美国农民获益

发布日期:2025-11-22 15:18    点击次数:104

美国财长贝森特一回国,就发布了个好消息,说中国要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是不是意味着美国农民终于熬过难关了?

俄罗斯卫星网10月31日报道,刚刚跟特朗普一块儿回国的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电视采访时透露,说中国会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还承诺未来三年每年采购2500万吨。白宫一伙的宣传里,把中国恢复买美国大豆说成是特朗普的“重大胜利”,不过美国民众普遍不买账,觉得特朗普政府“搞砸了所有的事”。

大家都知道,在美方先挑起中美贸易战以后,中方没有忍气吞声,而是果断采取了强硬反击措施,其中停止购买美国大豆就是一招牌,让那些高度依赖中国订单的美国农民感到头疼不已,大量的大豆堆满了仓库,卖不出去,很多农场都快要倒闭了。

到今年年初,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额已经被巴西狠狠赶超,只有六亿美元多一点,创下了多年来的新低,最近甚至变成了零。这回,中国宣布会重新采购美国大豆,这倒确实让那些快撑不下去的中西部农民看到点希望了,但这1200万吨并不是毫无条件的“救命稻草”,其实是中方在中美博弈中的一次“策略调整”。要想中美之间的贸易恢复,还得看美方是不是能信守承诺。

据说,在釜山会谈里,中美达成了一份为期一年的贸易协议,美方答应取消10%的芬太尼税,中方也暂停了部分稀土出口管控,还恢复了一些农产品的采购。表面上看,这交换挺平衡的,实际上中国用很小的成本换来了美方的让步。这份协议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美国拿到什么好处,而是在于中国展现了主动权:是中国决定“买多少”、“买多久”,可以说,中国在什么时候缓和,什么时候反击,都由自己说了算。

美国民主党领袖舒默的回应其实揭示了事情的本质。他狠狠批评特朗普“向中国低头”,指出虽然中国承诺买大豆,但实际采购量还是低于贸易战之前那个水平,“这对美国农民来说怎么能算胜利呢?”

他还戏谑地说,特朗普一边声称赢了贸易战,一边实际上把所有筹码都交了出去,从大豆到芯片,从关税到稀土,哪哪都处于下风。在美国反对派看来,中国采购的背后并不是美国的让步,而是把贸易变成外交的工具,一边缓和双边关系,一边在关键时刻打出“政治牌”,对特朗普进行巧妙施压。

从战略角度来看,中国在大豆采购上其实已经不缺少其他选择。过去几年里,中国一方面拓展了南美的供应链,另一方面增加了国内的种植面积,还开发了替代的饲料原料,早就不再单纯依赖美国的供应了。现在重新开启美豆采购,更多是结合市场和外交的灵活调整。简单说啦,中国决定是否买美国大豆,更多是出于政治策略,而不是经济的刚需。今天买,主要是示好和争取时间;明天停止,也能在不伤及根基的情况下,用以反制美国的挑衅。

在稀土问题上,这种“战略主导”的表现更为明显。稀土作为芯片、先进武器、电动车等高端科技的重要原材料,美国即使吹得再厉害,也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中方暂时停止管制,实在是释放善意;若恢复控制,绝对能让美企和国防工业一头雾水,陷入困境。说到底,大豆关系到美国农民的生计,而稀土则关联着美国的工业命脉。中方用“软硬结合”的策略,在这“两大战线”上,都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

这次所谓的“1200万吨订单”,从根本上看,实际上是中国在贸易战角力中的一次“收手”。它让美国农民暂时松了口气,也让特朗普政府看似挽回了面子,但实际上,中方收手虽然是真的,却随时留有更猛的招数。美国农民暂时“捡回一命”,不过救他们的并不是特朗普,而是中国的善意。如果特朗普政府还不明白这个道理,再次对中方挑衅,那么中方随时可以迎头应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