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乌克兰多轮征兵压力骤增,泽连斯基再延戒严,他还撑得住吗?

发布日期:2025-11-22 17:12    点击次数:125

10月3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按下了一道签字,戒严令和总动员令再度延续九十天。时间锁定在2026年2月3号,那是第17次续约了。四年里,几乎按季度重复,冲突国家的日常被彻底改写了。说出“常态”这词,多少带着点滑稽。续期成了仪式,谁都知道会通过,可幕后没多少人真正放心,竟还是让人堵心。

最高拉达的投票结果是零分歧,全票过。你要说这合乎民主,实在站不住脚。其实大家私下话说的都透,这种形势、全票本身就是无奈。哪还有什么政治竞争?政令从议会流向总统办公室,像流水一样顺。可连任的路比预期还宽,这让泽连斯基本人也不避讳。他的宣传口径变来变去,随局势浮动。

宪法规定选举不能在全国戒严之下进行。泽连斯基任期到2024年5月,就算算错天也早过完了。但这借口太硬,没人能戳破。安全局势只要不明朗,他就一直在位。这句话空洞得很,但用起来太好,剩下的反对声音都被淹没掉。现在谁还提总统轮换的事?选举这条路早就堵得死死的。

选举缺席不算是最难受的。征兵才是眼下最沉重的麻烦。成年男性去一趟邻国成了奢望,边检卡得密不透风。征兵队伍,越拖越庞大。原先还要求各项手续齐全,可现在直接上街堵人。买菜买到一半被叫住,检查身份,逮着就拉走。日常琐事变成了躲避征召的战斗,谁也没戏。

2025年盛夏,文尼察市天光下闹起来了。一群人闯进体育场,要救出那些被强征的小伙子。这个场面,网上视频嗷嗷地传。类似事件不止一次,哈尔科夫、敖德萨接连上演。家属们怒不可遏,急到不会表达,唯一想到的就是“人得回来”。愤怒和恐惧交杂,没人能写全这个情绪。

社交平台也是一个缩影。有人发帖,自己弟弟才入学,转头进了军营,半年没见,是不是平安都没底。乌克兰的民生故事,越堆越沉重。工厂一个个死掉,消费场所干脆关门。基辅即使远离前线,也得备好发电机,防着夜里突然断电。俄军一轮袭击,街区黑了,灰扑扑地没人敢出门。

心悬在嗓子的家庭是常态,谁家有亲人战斗前线,就惦记那份死亡名单。不提谁,也没心思多聊。新闻刷着刷着,只为那一个熟悉的名字别出现。乌克兰的日子,不止是缺东西,情感也快耗尽了。社交留言区里讨论停火、选举,几千条评论,全是熬不下去的底色。抱怨的腔调越来越直白,没人再绕弯子。

有人说泽连斯基反复启动战时状态,是前线打赢了才有勇气?这逻辑太单一了!前线新闻却不乐观。俄军进攻东部,波克罗夫斯克沦陷,巷战还没停。红军城——这个称呼不太讨喜,也没人细究。乌军阵地尘土飞扬,第三亚速旅、达芬奇团,都挂着乌克兰王牌旗号。然而最新视频里,他们伤亡堆积,弹坑像麻子一样遍地。

炮击过后的阵地,伤兵挤在泥掩体,没药可用。这些画面多半拍得匆忙,细节凌乱。部队不得不撤退,防线左一块右一块,就快守不住。总司令瑟尔斯基受访,说局势艰难,但又不肯用“包围”这字眼。前线真相模糊,其实不用多说,大部分人心里明白。士兵被抽离,战线拉长,补给线更吃紧。

还延长动员令,明显是要补充兵源,年轻人再上一轮。社会空间里不满的声音高涨,说是怨气也对,但很多人又翻出另一套理由。有人还在抗争,也有人认命——差不多就是这样的分裂。四年时间,乌克兰人本来就不是铁打的身子,时间一长,抵抗变成了熬。亲人在前线,生活在后方,一种绝望的等待。

澤连斯基曾在采访中承诺,冲突结束即卸任。但这承诺反倒成为推托的理由,“什么时候结束战争”变成了拖延的游戏。战争的日程没人给出,选举的时间更没人敢谈。这个悬念成了公众讨论的核心,也成了对权力依赖的象征。很多观点倒一下,认为总统把持得太牢,也没啥新鲜。

对乌克兰而言,能拖到现在,全靠援助撑场。别的小国难以复制,乌克兰有帮手才坐得住。但援助的节奏慢慢变了,安全感逐渐松动。那个PURL计划,各国出钱买美国武器给乌克兰,欧盟的执行效率堪忧。丹麦、瑞典、挪威行动快,第一批武器早到手。但相比前线需求,这点配备杯水车薪。

泽连斯基在国际会议上喊话,口气放软,让各国加快合作。不止一次催促,要没跟上的国家别掉队。可进度远不如预期,这事又牵扯钱的用法。欧盟想动用冻结的俄罗斯资产——1630亿美元,说是优先买欧洲装备。乌克兰人不买账,坚持自主选择供应商,在钱的选择上怄气没完。

单从数字来看,乌克兰现在是极度缺钱。2025年一年,融资缺口就有384亿美元,这也只是基线。援助不到,士兵缺装备,老人养老金危险。过去几年能挺过去,390亿欧元的援助成了关键。没有这些钱,很多事情连扯皮都没有机会。基金和贷款带来的不确定性,成了整个国家的枷锁。

外部态度也逐渐分裂。俄罗斯那边讲得很直接,说泽连斯基是借战争无限期坐稳总统。合法性争议其实很早就冒头,动员续期成了借口。欧盟虽然没点名,私下警告不少,主要指向反腐改革和政策调整。不按要求来,援助减半,是很实在的担心。美国这事更微妙,泽连斯基自己承认,结果很可能左右乌克兰生死。特朗普若上台,对乌克兰援助就是未知数。

有人觉得,政令续期没什么难度。但连着续17次,谁都明白问题越来越复杂。乌克兰卡在几个死结:前线打不过,民间情绪耗尽,援助短缺,总统权力没底。不提2026年2月能不能停火,政局都有可能不稳。这些年,乌克兰的“战时状态”名义下面,早已长出了另一种日常。

整个战争,赢家似乎缺席。骨头再硬,四年也够软了。国家、个人,小到家庭,大到军队,耐心都耗尽。总统也好,士兵也罢,最后拼的其实是社会的承受力。民众当下最渴望的,不过是一顿热饭,一夜好觉。选举、权力、对外援助,远远落在后面。

怎么都好,日子还是要过下去。战争让一切变得面目全非,但谁都看得出来,底线就是——想熬一熬,等个缺口,无非是为了最后能喘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