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用电量创新高,新能源发电崛起,上市公司业绩分化
发布日期:2025-09-11 03:52 点击次数:78
今年咱中国的用电量真是又一次刷新纪录。光是七月一个月,全国用电总量就已经达到了1.02万亿度,这是全球有史以来第一次单一国家的月用电量突破万亿度。你说这么大的数字,你都不敢想象这背后到底有多么庞大的经济和生活需求。以前我还真没太关注过每个月能用多少电,现在仔细想想,咱们中国的发展速度要啥有啥,特别是今年这高温酷暑,大家用空调那是往死里开,工业也没歇着,想用电量不猛涨都难。
说到用电量的增长,咱不单是家里吹空调、企业开机器,更重要的是国家这几年搞了个大动作——新能源发电。咱这榜上有名的几家上市公司,背后就是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的缩影。你像长江电力、华能水电这类公司,以水电为主,是过去几十年中国电力发展的根基。还有像华电新能、三峡能源,风电、光伏这些都是近年才快速冒出来的。核电这块,咱也没落下,中国核电和中国广核就是专门干这个的。
我把这些公司的半年报数据翻来覆去看了一遍,发现不少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说,水电公司里,长江电力今年营收做得不错,366.98亿,同比增长5.34%,净利润也涨了14.86%;华能水电也上扬得不错,营收涨了9%多,净利润涨了10%多。说明老牌水电企业底子确实厚实,业务稳定,挣钱能力强。风电和光伏这两年火得没边,据说全国的光伏装机一年增加了2亿多千瓦,风电也不含糊,可惜三峡能源上半年业绩还掉头往下了,营收和净利润都有点小降,估计和市场竞争太激烈、价格波动有关;华电新能虽然营业收入涨得欢,净利润却是刚刚持平,说明新业务扩张了,但赚钱速度没跟上,还需要一段时间磨合。
核电公司,这数据一看,两家都挺接近,营收差不多400亿上下。可是盈利却在下滑,特别是中国广核,净利润直接跌了16%多,中国核电跌了3%多。其实不难理解,过去核电的大投入、各种审批、技术升级,成本高是一方面,定价又管得严,现在风电光伏又拼命扩容,电价再下不来,效益自然受压。
把这几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一对比,就更有意思了。说白了,这个指标就是公司赚钱效率高不高。最高的还是华能水电7.22%,说明水电这东西还真是又稳又赚钱。风电和光伏的两家也就6到7%左右,三峡能源和核电两家都只剩四五个点——新技术成长空间大,但真正盈利修炼还早着呢。
说到股市,大家更关心的就是能不能赚钱。长江电力价格27.96元,看着挺贵,其实它市盈率也就24倍,分红率2.6%多,算是稳稳的“价值股”;三峡能源、华电新能才四五块一股,市盈率也不算特别低,但价格“亲民”,吸引了不少散户。你看,三峡能源股东比长江电力还多,是不是有很多人搞不清名字,其实两家公司业务天差地别——一个是做水电,一个是拼风电和光伏,这差别可不是一点点。更夸张的是华电新能上市时候中签率高达251万户,估计大家都看好新能源赛道,想赌一把。
再来看看负债率,这也是很刺眼的一个指标。俄们这些发电公司普遍都到60%-70%上下。你说这负债率确实比一般制造业公司高不少,但发电这行业就是这样,建厂建电站,上马项目,哪样不要砸钱?不过资产大,负债多点也能扛得住,只要控制得稳,不是啥大问题。
再看看这些公司股东数变化,除了华电新能这种新上市的,其他的股东数量普遍在减少。这说明什么?说明市场越来越理性了,大家知道哪些公司是值得长期持有的,哪些公司就是跟个风玩一下就走了。能让散户抱团持股的公司,肯定是基本面强、业务稳定的,比如长江电力这类老牌公司,虽然股价高,但大家就是信得过。如果是一波上市就热闹的,那多半等退烧就各自分散跑了。也有不少人用“价格便宜”来选股,其实4块钱和40块钱,股价不代表公司好坏,更要看你买的是啥业务,能不能持续赚钱。
聊了半天,再看整个新能源电力行业的发展,全国总装机今年达到36.5亿千瓦,同比飙了将近19%,其中光伏和风电的增速一个30%一个15%多,这绝对是往技术升级和绿色低碳的方向使劲。有意思的是风电和光伏加一起,占到全国装机容量的接近一半,已经明显改变了国家电力结构。再看看半年发电量,风电和光伏总共达到了11471亿千瓦时,比去年增长27%,光伏增幅分外惊人,直逼43%。这几个数据一说明,过去一直说“新能源没法和传统煤电抗衡”,现在已经不是问题了,新能源增量已经覆盖了全国用电增长的全部需求。
其实咱中国过去用电都是靠煤电“硬挺着”,但现在风能、晒太阳也能供全国用电增量,那么对于环境、产业升级都太重要了。再加上国家定下的“双碳”目标,让发电企业不能再松劲,只能更加抓住新能源这条路,各路大公司都铆足劲往上冲。传统水电技术成熟,啥洪水枯水都能稳稳应付,核电技术安全性逐年提高,未来国家还要批更多核电项目,这样才能确保国家用电安全和持续供应。
现在电力供应总体宽裕,去年大家觉得今年夏天用电会紧张,结果实际还算靠谱。个别地区高峰期还是会有点紧,特别是华东、华中一带,工厂聚集地多,负荷高难免。还好整体发电能力能兜底,靠着新能源的增加,有效缓解了压力。这也是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的最直接回报,不止环保,还能抑制电价上涨、保障大家用电。
看着这些数据,还有六家上市公司的半年报,其实我最大的感受是——新能源电力这条路现在已经成了国家发电的主力军。虽然盈利能力目前还赶不上传统水电和煤电,但国家政策导向就是要绿色发展,各家公司都在抢风口,早晚会成长出新的巨头,谁能技术创新,谁能降本增效,谁就是下一个市场领头羊。
说回来,买股票也好,投资也好,别只看概念、价格。你还得搞清楚它的业务、经营模式、技术壁垒和未来展望。别看三峡能源名字像长江三峡,两家公司根本不是一个路子;股价便宜不代表就是好事,业绩稳定才是硬道理。像长江电力、华能水电这类老牌公司,业务根基深,资金充裕,分红可靠,但成长空间可能不如风电、光伏新贵。华电新能虽然短期内利润没爆发,但赛道热门,大家都抢着打新,未来有可能成长为新领军企业。
电力供需放到全国来看,今年用电增速还在3.7%-6%的区间,基本和经济增速匹配。抓住新能源,做大新能源电力,就是未来发电公司生存和扩张的核心。从现在的半年报看,传统业务依然强势,新业务也在不断冒头。未来谁家能把风电、光伏发电的成本压到最低,把技术做得最稳,又能搞好电网消纳,就是新能源时代的赢家。
总的来说,现在中国电力结构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新能源已经不是配角,而是主力兵团之一。对于投资来说,别光看眼前,多盯着企业的长远战略。新能源企业今年表现有人强有人弱,业绩短暂波动很正常,关键要看后劲和市场份额。未来几年,电力公司的分层会越来越明显,谁能抓住技术创新和行业机会,谁就能在下一个万亿度用电时代分一大块蛋糕。
所以,今天看着这半年报数据,我们别只盯着数字涨跌,更应该看到背后的趋势。中国用电量赶超全球任何国家,新能源发电飞速崛起,是中国进入新经济阶段的标志,也是全民生活品质和工业升级的基石。对发电企业来说,既要稳住基本盘,又要把握新技术风口,谁能两手都抓,谁就是未来的大赢家。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下一篇:东远信获天使轮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