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消保课堂」扫码=扫雷?当心这些“码”一扫就“诈”!

发布日期:2025-09-19 03:17    点击次数:190

现如今,二维码已经渗透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购物支付、加好友、获取信息……“扫一扫”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然而,不法分子的黑手也伸向了这个领域。

今天,小保就带大家揭开这些“有毒”二维码的真面目↓↓↓

街头“送礼码”

保贝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路边有人摆个小摊子,桌上堆着鸡蛋、玩偶、纸巾等礼品,旁边立着“扫码关注,免费领取”的牌子,还不停吆喝“走过路过别错过,扫码就能领礼品”?不少保贝尤其是长辈,觉得“不拿白不拿”,随手就扫了码,却没意识到这是“免费陷阱”。李阿姨就在家附近的菜市场遇到了这样的摊位,摊主热情地递上一袋鸡蛋,说:“阿姨扫码关注个公众号,这袋蛋就送您啦!”李阿姨想着简单,没仔细看屏幕提示就点了“确认”。结果当天晚上,她就收到手机运营商发来的短信:“您已开通XX会员,扣费198元,有效期1个月”。李阿姨一头雾水,联系运营商才知道,扫码时她误点了“自动续费协议”,骗子把会员开通页面伪装成公众号关注界面,字又小又密,根本看不清。等她找摊主理论,对方早就没了踪影,客服也以“自愿开通”为由拒绝退款。街头送礼码90%是“扣费陷阱”,要么偷偷开通付费会员,要么套取你的手机号、通讯录信息,别为了一个小礼品,平白丢了几百块!

单车“假开锁码”

扫码骑共享单车时,你有没有注意到有些车的原始二维码被破坏掉了,在车身的其它地方贴着新的码?或者车上的二维码跟其他不一样,看上去像是另外贴上去的?不少保贝可能并不在意,特别是是着急赶路时,直接就扫了“假码”,结果车没骑到,账号还被偷了。小王在地铁口扫共享单车时,发现车上的二维码像是新贴上去的,由于赶时间,他没多想就扫了码,结果没跳开开锁界面,反而弹出一个“登录验证”页面,要求输入手机号和短信验证码。小王以为是共享单车的新验证流程,就照做了。可刚输完验证码,他的手机就收到了转账提醒,他赶紧取消,却发现账户里的余额已经少了500元——原来骗子用假开锁码套取了他的支付信息,趁机盗刷了钱。共享单车只认官方APP开锁!遇到车身上贴的陌生二维码,或者二维码有异样,别好奇去扫,先拍照留存证据,再通过官方渠道举报,避免更多人上当。

车窗“罚单码”

去商场购物、在路边临时停车,回来时发现车窗上贴了张“违章罚单”,上面写着“您于XX时间在XX路段违停,罚款200元”,还特意标注“扫码缴费可免扣分,24小时内有效”——遇到这种情况,不少车主会慌了神,怕逾期有额外处罚,赶紧扫码交钱,却没发现这张“罚单”根本是假的。开网约车的张师傅,在小区门口临时停车接乘客,10分钟后回来,发现车窗上多了张 “违停告知单”。单子上印着红色的“交警大队公章”,还留了个二维码,写着“扫码进入官方缴费平台,免扣分处理”。张师傅想着赶紧交完罚款省麻烦,就用微信扫了码,跳转到一个类似“政务平台”的页面,填了车牌号、银行卡号和密码后,付了200元。可第二天他在“交管12123”APP上查询,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违停记录。他这才反应过来,那张“罚单”是骗子伪造的,所谓的“缴费平台”也是钓鱼网站。正规违章罚单有严格的格式,会标注交警大队名称、执法民警编号,还会附带官方缴费渠道(如“交管12123”APP、指定银行),绝不会让你扫陌生二维码缴费!遇到可疑罚单,先别急着付钱,登录“交管12123”APP或拨打当地交警电话核实,确认有违章再按正规流程处理。

客服“退款码”

网购后突然收到“客服”的电话或短信,说“您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我们给您办理退款,扫码填信息就能到账”,还报出你的订单号和收货地址,让你觉得“很真实”——不少保贝会信以为真,赶紧扫客服发的二维码,结果钱没拿到,反而损失了更多。小陈前几天在网上买了件外套,收到货的第二天,就接到一个自称“某电商客服”的电话,对方准确说出他买的外套颜色、尺码和订单号,说“这批外套的拉链有质量问题,厂家统一安排退款,扫码填信息就能领300元退款”。小陈没怀疑,就加了客服微信,扫了对方发的二维码。页面跳转到一个“退款申请”界面,要求填写银行卡号、身份证号和短信验证码。小陈填完后,没收到退款,反而收到银行发来的“银行卡支出5000元”的短信。他赶紧联系电商官方客服,才知道根本没有“拉链质量问题”,是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了他的订单信息,冒充客服实施诈骗。正规电商客服绝不会通过电话、微信让你扫陌生二维码退款!不管是什么购物平台,退款都需要在平台内操作,从“我的订单”里申请,全程不需要填银行卡密码、身份证号。凡是让你扫码填敏感信息的“退款”,全是诈骗,直接挂掉电话或拉黑对方。

免费“WIFI码”

在商场逛累了想连WIFI刷手机、在地铁站等车时想蹭网看视频,这时有人举着“免费WIFI,全场覆盖”的牌子走过来,递上一张印着二维码的小卡片,说“扫码就能连,不限速、不收费”——不少保贝会觉得方便,随手扫了码,却不知道这免费WIFI背后,藏着“隐私小偷”。小李在商场等朋友时,看到有人举着“免费WIFI”的牌子,就上前要了张二维码卡片。扫码后,手机很快连接上一个叫“商场免费WIFI”的网络,他就刷起了抖音、逛起了淘宝。可没过10分钟,他的银行卡就发来一条“密码错误,登录失败”的短信,紧接着支付宝也提示“账户存在异常,已临时冻结”。他赶紧去银行查询,发现有人尝试用他的银行卡信息登录网上银行,还好银行及时拦截了。后来才知道,他扫的二维码里藏了病毒,连接WIFI后,手机里的支付密码、聊天记录全被骗子盗走了。陌生免费WIFI千万别乱连!出门在外,优先用手机流量,要是想连WIFI,就选正规场所的官方网络(如商场、银行、咖啡店公示的免费WIFI,通常不需要扫码,直接输入密码即可)。连接陌生WIFI后,也别登录网银、支付宝等涉及资金的APP,避免隐私泄露。

小小二维码可能藏着大陷阱守护钱袋子从谨慎扫码开始你的小心是骗子最难破解的"安全码"!

*部分配图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