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徐向前一直都不明白:中央给西路军的命令为何一变再变

发布日期:2025-11-22 05:22    点击次数:190

在我军的历史长河里,西路军始终是个备受争论的话题。

徐向前曾对西路军失败的原因做过总结,提了三点,其中头一条是:“西路军要完成的任务,一直变来变去,而且难度远超正常范围,这才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那么,西路军的任务怎么老是变来变去呢?或者说,中央给西路军下的指令为啥一次又一次地调整呢?

三大主力部队会合后,中央原本打算先拿下宁夏,打通和苏联的联络路线,好得到苏联在军事和经济上的支援。

所以,最初中央的指令是让红四方面军的主力先第一批往西渡过黄河,等他们成功渡河后,红一和红二方面军再依次分批过河。

然而,红四方面军渡过河之后,中央的计划又变了,决定让红一和红二方面军合为南路军和北路军,转而朝东行进,而已经渡河的红四方面军则组成西路军,独自往西进发。

这么一来,红四方面军就变成独自作战的队伍了。

徐向前晚年于《历史的回顾》里提及:“这属于一次极为重大的战略调整,不但把宁夏战役的计划给搁置了,还改变了先在西北构建抗日局面的整体策略和安排。于是,河东的红军主力部队开始筹备撤离陕甘宁根据地。对于这样重大的调整,我们之前和之后都完全不知情,直到近些年才弄明白。”

说到这事儿的缘由,是因为蒋介石已经掌握了红军的行动方向,便命令胡宗南、关麟征等人带领军队去截堵,使得东岸的红军没法过河,最终只能让西路军独自去完成任务。

那时候,西路军总人数有两万一千八百人,人数看着不算少,可其中机关、医院的人员,还有伤病员和做杂务的,加起来占了四成,真正能上战场打仗的,也就一万三千人。

西北那支马家军,单是主力部队就超过三万,再加上民团十几万人,而且他们在这片地界上扎根多年,地形摸得透透的,各方面都比西路军强出一大截。

即便面临困境,在徐向前的带领下,西路军还是赢得了几场战斗,徐向前满怀信心地觉得,西路军只要持续向西挺进,就必定能突破马家军的封锁,达成与苏联接通联系的目标。

等到了那个时候,如果西路军能得到苏联在军事和经济上的帮助,实力会大大增强,然后再次返回与其他红军队伍会合,局面就会大不一样了。

可徐向前万万没想到,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中央军委又发来了电报,命令他们停下西进的脚步,在永昌、凉州那块地方建立根据地。

那时候,西路军虽打了些胜仗,可马家军还是紧盯着不放,随时可能攻过来。再加上那地方人少,物资也缺,根本养不起两万多人的队伍,所以徐向前和陈昌浩就吵了起来。

西路军军政委员会里,陈昌浩当的是主席,啥事儿他都能最后拍板,徐向前争不过他,最后也只能点头,同意不再往西走了。

结果,马家军出动了大批人马进行围攻,西路军毫无还手之力,人数从21800人一下子降到了15000多人。

后来,徐向前跟高岗提过:“西路军渡过黄河后,如果没在一条山耗那么长时间,也没在永昌、山丹建立根据地,而是直接往西冲,拿下嘉峪关,守住玉门、安西、敦煌,跟新疆连上,那情况可就大不同了。一来能吃饱饭,不用饿肚子;二来有衣服穿,不用受冻;三来枪炮弹药都能得到补充,还有大片地方可以周旋。说实话,西路军要是有个炮兵团,就算马家军再多一倍,也不是我们的对手。西路军先往西打,拿到补给,站稳脚跟,再回头打,根本不会失败,至少也不会败得那么惨。”

那么,中央军委为何突然让西路军别再往西打了呢?

黄河东边的红军也碰上了国民党的大批军队围堵,要是西路军再往西走,出了马家军的控制范围,马家军就会掉头往东,去和国民党一起围攻河东的红军,所以,为了让马家军没法抽身,中央军委就让西路军别再往西进了。

徐向前后来在《历史的回顾》里提到:“西路军过河时还有两万一千多人,后来减到了一万五千人,战斗力明显下降,难以改变不利的局势,不过他们狠狠打击了马家军,还让黄河两岸的十多万敌军往西边去了。这对河东红军的战略行动,确实起到了很大的助力作用。”

不过,事情并未就此打住,到了1936年12月下旬,中央军委又下令让西路军向东进发,这一决定在西路军中再次掀起了不小的争议。

徐向前等人多数觉得,要是西路军往东走,免不了又要和马家军干仗,可西路军已经经不起再折腾了,得跟中央讲清楚现状,只有往西走才是活路。

然而,陈昌浩由于张国焘那件事,已经被中央批评过了,此时他不敢再违抗中央的指令,便不顾众人反对,执意要按照中央的命令去做。

那,中央军委为啥还让他们往东边去打呢?

瞧瞧这日期,12月12号那天,张学良和杨虎城搞了个大动作,发动了西安事变,把蒋介石给扣下了。南京政府一看这情形,打算派大军去“平叛”,红军自然也成了他们要围剿的目标。所以,中央军委就下令让西路军往东走,去支援河东的红军。

然而,西路军还没来得及启程,中央军委的电报又到了,命令他们取消东进的打算,继续按原计划向西挺进。

原因在于,西安事变已得到和平处理,河东那边红军带来的威胁也没了,自然就用不着西路军来增援了。

谁也没料到,1937年1月的时候,中央军委再次发来电文,让西路军别再往西走了,在甘州和肃州那片地方建立革命根据地。

徐向前在《历史的回顾》里提到:“我们搞不清上面的想法,想来想去也没个头绪。接着往西走吧,没接到中央的指令;留在原地吧,又四面都是敌人,情况确实危急。咋整呢?只能严格听从命令,让队伍在原地坚守。”

说起背后的缘由,徐向前也曾这样记录:“后来我才弄明白,军委当时让西路军别再往西走,是因为河东那边的情况又有了新变动。蒋介石说话不算数,撕毁了和谈,还调了四十个师的军队,打算攻打西安。那形势紧张得不得了,所以得让西路军先等着,找机会配合行动。”

过了几天,中央军委又发来了电文,让西路军往东边进发,这样既能帮河东的红军一把,又能打掉一些马家军的势力,好让中央和国民党谈判时更有底气。

如此一来,中央军委的命令反复更改,使得西路军疲于奔命,进退两难,最终这支勇猛的队伍被彻底拖垮,几乎全军覆没!

多年过去,徐向前回顾时讲道:“独自在外线打仗,任务不明确,还犹豫不决,这绝对是打仗的大忌。可西路军当时就是这种情况。……西路军的任务变来变去,虽说和当时复杂多变的整体局势有关,但也不能说在战略指挥上一点错都没有。结果怎样呢?导致西路军独自深入河西走廊,长时间被敌人的大量兵力围困,陷入被动。士兵们疲惫不堪地接连作战,只有消耗没有补充,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毫无办法。这对兵力有限的西路军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参考材料:《徐向前的人生历程》《往昔岁月的追忆》)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