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买了水电股当“压舱石”,怎么我的船先沉了?

发布日期:2025-10-08 11:35    点击次数:182

最近后台总有人问,说自己图稳健,买了点水电股当压舱石,结果发现船不仅没稳住,还特么开始漏水了,问我是不是A股的良心又被狗吃了。

这问题问得好,充满了韭菜被割时的朴素迷茫。

大家对水电股的印象,通常是稳如老狗,现金奶牛,A股最后的价值洼地,浓眉大眼一身正气。每年分红比你那点银行理财高,业务模式简单粗暴到令人发指:把水从高处放下来,经过一个大风扇,电就有了,钱就来了。

这生意,就像你在宇宙中心盘下来一个铺面,收租就行了。河是你的,大坝是你的,发电机是你的,国家电网这种大客户,基本就是把饭喂到嘴里,你甚至都不用吆喝。所以你看财报,毛利率50%多,净利率接近40%,秒杀一众辛辛苦苦搞研发、卷生卷死的制造业。长江电力更是豪气,说未来几年净利润的70%都拿来分红,这哪是上市公司,这简直是活菩萨。

这种商业模式,就是典型的“资产不够性感,但现金流极其硬核”。硬到什么程度?硬到折旧都是利润。水电站的大头成本是建造成本,会计上每年都要折旧,但这玩意儿的实际寿命远超折旧年限。大坝用个五十年跟玩儿一样,发电机组修修补补也能用个二三十年。等折旧提完了,账上的成本“Duang”一下就没了,剩下的全是纯利润。

所以,一个“高利润、高分红、高现金流、成本还会自动下降”的行业,股价还穿越牛熊,怎么看都应该是个避风港。

结果最近一看K线图,这避风港,成了泰坦尼克号的起航点。桂冠电力、三峡水利这种,跌得比失恋还难看。就连浓眉大眼的长江电力、华能水电,也跟着晃悠。

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不是商业逻辑塌方了?

别急,我们来把这事儿扒光了看。

首先,最直接也最暴力的原因,简单粗暴到毫无技术含量。

原因就三个字:看天吃饭。

再说明白点:水少了。电就发不出来。钱就收不上来。

就这么简单?对,就这么简单,但又没那么简单。

你以为的包租公,是旱涝保收。但水电行业的这个包租公,他的房子是建在河道上的,今年是雨季还是旱季,直接决定了他能收上来多少租金。2025年上半年,南方好几个流域都偏枯,老天爷不赏饭,你技术再牛逼,机器再先进,没水就是白给。

你看梅雁吉祥,半年预亏几千万,理由写得清清楚楚:所在区域降雨量同比大幅减少。三峡水利,净利润暴跌,也是因为来水偏枯。桂冠电力,汛期都推迟了,发电量跟不上,业绩自然拉胯。

这就是水电行业最迷人的地方,也是它最坑爹的地方。它的护城河是自然天险,但它的阿喀琉斯之踵,也是自然本身。这种靠天赏饭吃赚来的钱,有时候就是一种瞎积薄发,风调雨顺的时候利润能上天,遇到个大旱年份,地主家也得喝西北风。

你把这事儿想明白了,就理解了为啥市场会恐慌。市场最怕的不是亏钱,是“不确定性”。老天爷的心情,就是最大的不确定性。2024年雨水好,业绩基数高,大家嗨得不行。现在进入拉尼娜周期,鬼知道明年会不会来个大背刺。K线图是什么?就是大众情绪的心电图,大部分时间在划水,一看到不确定性,就跟见了鬼一样,直接给你来个ICU级别的抢救。

其次,不是所有包租公,都只靠收租过日子。有的包租公,背地里还喜欢玩儿点花的。

这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公司自身的“体检报告”。

看一份公司的财报,就像看一份体检报告,有的人P得跟写真一样,但肝上的阴影是藏不住的。水电股虽然主业硬核,但架不住有些公司“不务正业”或者“管理拉胯”。

还是说三峡水利,它业绩暴跌,来水偏枯是天灾,但还有人祸。它的锰业和贸易业务亏得底裤都快没了,计提了一大笔减值。这就好比你是个靠谱的包租公,但你非要去澳门梭哈,结果可想而知。看它这份报告,除了主治医生说你最近有点虚(主业发电不行)之外,还告诉你,你投资的P2P也炸了(副业亏损)。这戴维斯双击没盼来,盼来了戴维斯双杀。

还有桂冠电力,业绩下滑的同时,市场还发现它短期要还的债有点多,手上的现金好像不太够。这就更吓人了。一个靠稳定现金流吃饭的行业,如果现金流都开始让人担心了,那信仰就真的要崩塌了。

所以你看,同样是水电股,命运也各不相同。长江电力、华能水电这种,主航道清晰,家底厚实,基本盘稳固,风浪来了只是船晃一晃。而那些本身就有瑕疵,或者搞太多副业的公司,一点风吹草动,就可能直接给你整沉了。

最后,我们得聊聊预期。

任何资产的价格,都是由“事实”和“故事”共同决定的。水电股的事实是“稳”,故事也是“稳”。但当一个东西被太多人当成避风港之后,避风港本身,就成了最拥挤的风口。

前几年市场不好,资金没地方去,都往水电、煤炭、高速公路这些高股息的防御性板块里钻。股价涨多了,估值自然就上去了。原来16倍PE,现在可能就快20倍了。这时候,它对利空消息的敏感度就会急剧放大。

这就好比一艘船,额定载客100人,你硬是塞进去了150人。平时风平浪静还好,稍微来点风浪,超载的后果就显现出来了,恐慌会加倍传染。一点业绩不及预期,就可能引发获利盘的踩踏式出逃。所谓的“股价下跌”,很多时候只是对过去过于乐观的预期的一次修正,或者说,一次报复。

那么,现在的水电股,到底还有没有价值?

这取决于你到底是谁,你来这里图的是什么。

他们图的是啥?图的是每年稳定拿租金。图的是资产本身不会一夜归零。图的是在别人被锤得鼻青脸肿的时候,自己只是少吃一碗饭。懂了吗?这是防御,不是冲锋。

如果你把水电股当成科技股炒,指望它给你带来几十上百的涨幅,追涨杀跌,玩儿心跳,那你从一开始就走错了片场。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在火山口蹦迪,觉得自己起飞了,其实是快熟了。水电行业跟现在互联网讲究的“快种快收”模式完全是两个物种,它不创造神话,它只是时间的函数。

所以,结论是什么?

1. 水电行业的基本盘——“优质资产+垄断现金流”,这个商业逻辑没有崩。只要水还在流,地球还在转,这个生意就能一直做下去。它依然是低利率时代,一个非常稀缺的,能提供稳定现金流的“类债券”资产。

2. 短期的股价下跌,是“天灾(来水)+人祸(个别公司问题)+情绪(市场恐慌)”三方共振的结果。是对过去几年过于乐观预期的一次集中出清。但这并不改变其长期价值,反而可能把一些水分给挤出去。

3. 投资水电,本质上是投资“确定性”。所以,选股的逻辑就应该是去芜存菁,无限向“确定性”靠拢。重点是那些盘子大、流域好、负债健康、管理层不作妖、分红历史优异的绝对龙头。它们就像是包租公里的地主,虽然也怕天灾,但家底厚,能扛。至于那些盘子小、负债高、还爱搞副业的,风险就大得多。

说白了,买水电股,就是用一个相对能接受的价格,买一个未来几十年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折现。你买的不是股票代码,你买的是中国核心流域的降雨权。

指望它天天涨停,不如指望自己买彩票中奖。

而现实是,彩票中奖难,但被现实踹两脚,倒是每天的日常。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