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领空骤紧,俄无人机闯入引爆北约集结,东方哨兵行动迅速拉响防线警报,王毅对话北约立场鲜明促和解
发布日期:2025-09-19 10:03 点击次数:76
9月12日,布鲁塞尔和华沙的电话一路打到深夜。波兰军方通报称,约20架俄方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波兰随即提请启动《北大西洋公约》第四条。北约新任秘书长吕特当天表示,代号为“东方哨兵”的行动已经启动。重点就是加固东翼,把波兰这道门槛看住。同一天,波兰把防空和空警级别都往上提了一档。
华沙把事说清楚:请盟友来开会、来增援、来轮值。理由也很直接,边界上空不干净,空情复杂,单靠自己心里不踏实。因为这个,波兰把几处空军基地开放给盟军临时部署。结果,北约多国反应很快。
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先后表态,会向波兰提供战机和防空力量支持。几支快速反应分队也开始向东调动。北约的空中预警机增加了波罗的海和波兰的巡逻架次。同样,地面雷达网和指挥节点也做了临时加固。弹药和油料补给也跟着走。
吕特强调,这次行动的目标很明确:防止边境空域再出漏洞。北约内部的分工也在细化,谁巡哪一片、谁接力、谁担任待命,都有表。波兰的空防网口子能缩小一些。还有一点,通信链路和识别程序也做了对表,避免误判。
为什么这回反应这么快?据多家欧美媒体分析,和谈没有明显进展,前线仍在消耗,擦边的动作就会多。盟国担心这类无人机越界成了摸底,专挑边界软点。因为这个,北约必须摆出架势,告诉对方别踩线。
也有担心冲突外溢。如果边境上空老出事,难保哪次不出大问题。先把盾举起来,再看后续。这套思路在东翼国家里共识更足。波罗的海三国也因此提高了空警频次。
美国这回的调门并不算高。特朗普说,对普京不满意,但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可能是“失误”。这话等于给了一个回旋空间。一边让欧洲忙着加固,一边把火压住一点。同样,美军态势没有大规模前推。
美国俄乌问题特使凯洛格在13日的“雅尔塔欧洲战略”年度会议上又把话题扯向中国。他说,俄罗斯过度依赖中国支持,如果中国立刻切断支持,冲突明天就结束。这番话在会场引起不少议论。因为这个,焦点一下子从东翼防空,转到对华施压。
特朗普近期还被曝劝欧盟考虑对中国征所谓“二级关税”,最高到100%。欧盟内部并没有达成一致。结果就是,话放出去了,行动跟不上。把乌克兰问题的钥匙全丢给中国,这个说法缺证据,逻辑也站不稳。
针对这种指责,中国方面没有绕弯子。13日,王毅外长在与斯洛文尼亚副总理兼外长法永会谈后说,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不参与、不策划战争,做的是劝和促谈。中方主张通过对话推动政治解决。这些话,掷地有声,也便于各方对号入座。
需要注意的是,斯洛文尼亚是北约成员,2004年加入。王毅外长当着北约成员国外长讲这番话,等于把立场公开摆在桌面。这也打掉了“中方暗中如何如何”的揣测。中欧可以在安全与经贸两个层面继续对话,不混为一谈。
从过去两年的做法中方一直在做劝和工作。包括推动核电站安全问题的沟通,支持粮食外运的人道安排,也多次同有关各方保持联络。同样的基调是劝谈、劝降温,不拱火。这条路不热闹,但能积累信任。
回到北约这边,“东方哨兵”是防线加固,但不是长期驻扎的铁板一块。维持高强度巡逻要人要钱,盟友得轮换,国内也要解释。如果边境空中状况持续紧张,欧洲几国会被迫拿出更多资源。美国口风偏稳,欧洲就得多扛一点。
波兰方面也在算账。一方面要把门看住,另一方面不能让国内经济过度吃劲。拉盟友来共同承担,是最现实的选择。还有,和北约的指挥体系更紧密,能减少反应迟滞。这样,下一次出现不明飞行器,反应链条更顺。
俄方这边,对外口径还是老三样:军事行动按计划推进,跨境风险由对方负责。对无人机越界的具体说法并不多见。这也让周边国家更焦虑。因为这个,北约的“先防住”的思路短期不会变。
美方把责任甩给中国,这一步在舆论场上有用,但在战场上不见得有用。如果谈判桌没有实质接触,前线就会继续消耗。中方的回应把重点拉回劝谈,这对欧洲国家是个参照点。同样,对话渠道不断,就还有缓冲。
夜里,波兰热舒夫机场的跑道灯一盏盏亮着,地勤把导引车停到位,机库门开合声此起彼伏,几名飞行员背着头盔快步登机,远处雷达天线在慢慢转动,屏幕上密密的光点在移动。下一次边界上空再有不明飞行器,北约会怎样处置,而谈判桌上又能否同步推进一轮真刀真枪的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