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领汉中之后,刘备为何开始提防张飞?你看看张飞都干了啥事?
发布日期:2025-08-08 11:11 点击次数:188
第一章 桃园余温
建安十三年的新野,秋风卷着落叶,在街巷间打着旋。刘备的府邸里,灯火通明,刘备正与关羽、张飞围坐在一起,煮着酒,谈论着天下大势。
“二哥,三哥,如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日益壮大。我们虽有匡扶汉室之志,却苦于没有立足之地。” 刘备叹了口气,眼中满是忧虑。
关羽捋了捋胡须,沉声道:“大哥勿忧。只要我们兄弟同心,总有一天能成就大业。”
张飞则拍着胸脯说:“大哥,二哥说得对!那曹操有什么可怕的?等俺老张带一支军队,杀到许都,把那汉献帝抢回来,让大哥做皇帝!”
刘备笑了笑:“三弟,不可鲁莽。如今我们实力尚弱,还需隐忍待发。”
三人相视一笑,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想当年,他们在桃园结义,誓言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些年来,他们风雨同舟,患难与共,感情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兄弟。
可刘备心中,却隐隐有一丝不安。他知道,张飞勇猛有余,智谋不足,而且性格暴躁,嗜酒如命,很容易惹出祸来。
“三弟,” 刘备放下酒杯,严肃地说,“你性子太急,以后遇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不可再像以前那样鲁莽了。”
张飞不以为然地说:“大哥,俺知道了。俺这性子是改不了了,但俺对大哥的忠心,天地可鉴!”
刘备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他知道,张飞说的是实话,但他还是担心,张飞的这个性子,会给他们带来麻烦。
第二章 一门亲事的阴影
建安五年,张飞在一次战斗中,俘虏了夏侯渊的侄女夏侯氏。夏侯氏年轻貌美,张飞见了,顿时心生爱慕,便娶了她为妻。
消息传到刘备耳中,刘备不禁皱起了眉头。夏侯渊是曹操的亲信大将,与曹操关系密切。张飞作为自己的三弟,却娶了敌对阵营高层的亲戚,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情。
“三弟,你怎么能娶夏侯渊的侄女呢?” 刘备召见张飞,质问道。
张飞有些委屈地说:“大哥,俺看她可怜,就娶了她。这有什么不妥吗?”
“不妥?” 刘备说,“夏侯渊是曹操的人,你娶了他的侄女,就等于和曹操阵营有了姻亲关系。别人会怎么看我们?他们会认为我们与曹操暗中勾结,这对我们的名声影响多大啊!”
张飞说:“大哥,俺对您忠心耿耿,绝不会因为这门亲事就背叛您。”
“我知道你忠心,” 刘备说,“但人心隔肚皮。曹操要是知道了这件事,说不定会利用这层关系来拉拢你,或者挑拨我们兄弟之间的关系。你让我怎么放心?”
张飞沉默了,他没想到这件事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从那以后,刘备虽然表面上对张飞和以前一样,但心中却多了一份警惕。他知道,张飞与夏侯家族的联系,已经成为了一个潜在的隐患。
有一次,刘备派张飞去执行一项任务,临行前,他特意叮嘱道:“三弟,这次任务关系重大,你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与夏侯家族的人有任何接触。”
张飞点了点头:“大哥,俺记住了。”
可刘备还是不放心,又派了心腹跟随张飞,暗中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第三章 徐州之失
建安元年,刘备得到了徐州,这是他创业以来得到的第一块根据地。他非常重视,任命张飞为徐州守将,负责徐州的防务。
“三弟,徐州是我们的根基,你一定要守好。” 刘备临走前,反复叮嘱张飞。
张飞拍着胸脯说:“大哥,您放心去吧。有俺老张在,保证徐州万无一失。”
刘备走后,张飞起初还能兢兢业业地处理政务,防守城池。可没过多久,他就耐不住寂寞,又开始酗酒。
一天晚上,张飞在府中设宴,邀请部下喝酒。他自己喝得酩酊大醉,还强迫部下陪他喝。
曹豹是徐州的本地豪强,也是陶谦的旧部,他不善饮酒,便向张飞求情:“将军,末将实在不能再喝了,还请将军恕罪。”
张飞喝醉了,哪里肯听:“俺让你喝,你就得喝!哪来那么多废话!”
曹豹还是不肯喝,张飞顿时大怒,下令将曹豹拖下去打了五十鞭。
曹豹又痛又气,心中对张飞恨之入骨。他暗中联系了吕布,告诉吕布徐州防务空虚,劝吕布趁机夺取徐州。
吕布早就对徐州虎视眈眈,接到曹豹的消息后,立刻率军向徐州进发。
张飞得知吕布来袭,顿时慌了手脚。他还在醉酒之中,根本无法指挥军队。部下们见主将如此,也人心涣散,纷纷溃散。
吕布顺利攻占了徐州,张飞只能带着少数部下狼狈出逃。更糟糕的是,刘备的妻儿还在徐州城中,被吕布俘虏了。
消息传到刘备耳中,刘备气得浑身发抖。他没想到,自己如此信任张飞,张飞却因为酗酒误事,不仅丢了徐州,还让自己的妻儿落入了敌人手中。
“张飞!” 刘备咬牙切齿地说,“我真是瞎了眼,才会把徐州交给你!”
张飞逃到刘备身边,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地说:“大哥,俺对不起您,俺罪该万死!”
关羽也劝道:“大哥,三弟已经知道错了,您就原谅他这一次吧。”
刘备看着张飞,心中五味杂陈。他恨张飞的鲁莽和不负责任,但念及兄弟情谊,又不忍心严惩他。
“起来吧,” 刘备叹了口气,“事已至此,再责怪你也没用。但你要记住这个教训,以后绝不能再酗酒误事了。”
张飞点了点头,心中充满了愧疚。
可徐州之失,就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了刘备的心中。他对张飞的信任,已经开始动摇。
第四章 长坂坡的冷漠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攻打荆州。刘备势单力薄,只能带着百姓和部下仓皇撤退。
在长坂坡,曹操的追兵追上了刘备。刘备的军队被打散,他自己也陷入了重围。
当时,张飞带着二十多个骑兵,守在一座桥上。他看到曹操的大军杀来,便横矛立马,大声喝道:“俺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俺决一死战?”
曹操的军队被张飞的气势吓住,不敢上前。张飞就这样,凭着自己的勇猛,吓退了曹操的追兵。
这一幕,被后人传为佳话,称赞张飞英勇无畏。可在刘备看来,张飞的表现,却让他非常失望。
当时,刘备的妻儿还在乱军之中,生死未卜。张飞守在桥上,虽然吓退了曹军,却没有主动去营救刘备的家人。
最后,还是赵云不顾个人安危,单枪匹马冲入重围,才救出了刘备的儿子刘禅。
刘备见到刘禅,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可当他想到张飞在长坂坡的表现时,心中又升起一丝不满。
“三弟,” 刘备召见张飞,“长坂坡之战,你为何只是守在桥上,不去营救我的家人?”
张飞说:“大哥,俺当时只有二十多个人,要是离开桥去救人,曹操的大军就会杀过来,到时候您就危险了。”
“可我的家人也很危险啊!” 刘备说,“你是我的兄弟,在我危难的时候,你应该挺身而出,去救我的家人,而不是只想着自保。”
张飞低下头,不敢说话。
刘备叹了口气:“三弟,我知道你勇猛,但你也要明白,作为一个将领,不仅要有勇,还要有谋,更要有担当。在关键时刻,你要分清主次,不能只考虑眼前的利益。”
从那以后,刘备对张飞的看法,又改变了一些。他觉得,张飞虽然勇猛,但缺乏大局观,在关键时刻,很难指望他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第五章 武都之败
建安二十三年,刘备准备进攻汉中,派张飞与马超一同攻打武都,为进攻汉中做准备。
武都是曹操的地盘,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张飞和马超都是当世名将,刘备本以为,他们联手,一定能拿下武都。
可结果却出乎刘备的意料。张飞和马超在攻打武都时,互不配合,指挥混乱。曹洪、曹休趁机率军反击,张飞和马超损失惨重,只能狼狈撤退。
消息传到刘备耳中,刘备非常愤怒。武都之战的失败,不仅打乱了他进攻汉中的计划,还让蜀汉的实力受到了损失。
“张飞和马超到底在干什么?” 刘备在府中大发雷霆,“两个名将联手,竟然打不过曹洪、曹休,真是丢尽了我的脸!”
诸葛亮劝道:“主公息怒。张飞将军虽然勇猛,但不善于协调大军行动,与马超将军配合不够默契,才导致了这次失败。”
刘备说:“我早就知道张飞有这个毛病。他只适合单打独斗,不适合统领大军。这次让他和马超一起出征,真是一个错误。”
武都之战的失败,让刘备彻底认清了张飞的能力。他知道,张飞虽然勇猛,但缺乏统帅之才,不能委以重任。
第六章 厚葬夏侯渊的争议
建安二十四年,汉中之战爆发。刘备率军与曹操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在定军山之战中,刘备的部下黄忠斩杀了曹操的大将夏侯渊。夏侯渊是张飞妻子的叔叔,与张飞有姻亲关系。
按照常理,夏侯渊是敌军主将,战死之后,应该草草埋葬。可张飞却不顾众人的反对,为夏侯渊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厚葬了他。
消息传到刘备耳中,刘备非常生气。“张飞这是在干什么?” 刘备说,“夏侯渊是我们的敌人,他战死是咎由自取,为什么要厚葬他?”
诸葛亮说:“主公,张飞将军这么做,可能是出于对妻子的考虑。夏侯渊是他妻子的叔叔,他厚葬夏侯渊,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情理之中?” 刘备说,“在战场上,敌我分明。他是蜀汉的将领,就应该以蜀汉的利益为重,怎么能因为私人关系而不顾大局?他这么做,会让军中将士怎么想?他们会认为张飞与敌营有勾结,这对军队的士气影响多大啊!”
张飞得知刘备生气,连忙来向刘备解释:“大哥,夏侯渊虽然是敌人,但他也是俺妻子的叔叔。俺厚葬他,只是出于亲戚关系,没有别的意思。”
刘备说:“三弟,我知道你没有别的意思,但你要明白,你是蜀汉的将领,你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蜀汉的利益。你这么做,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猜测和争议。”
张飞低下头:“大哥,俺知道错了。”
刘备说:“罢了,事情已经过去了,你好自为之吧。”
可张飞厚葬夏侯渊这件事,却让刘备对他的信任,又减少了几分。他觉得,张飞因为家庭关系,已经在敌我立场上出现了动摇。
第七章 汉中的抉择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终于击败了曹操,占领了汉中。汉中是连接蜀汉与中原的战略要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谁来镇守汉中,成为了刘备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很多人都认为,张飞是镇守汉中的最佳人选。他是刘备的三弟,跟随刘备多年,战功赫赫,威望很高。而且他勇猛善战,足以抵挡曹操的进攻。
张飞自己也认为,汉中守将的位置非他莫属。他甚至已经开始准备,打算在汉中大展拳脚。
可刘备却有自己的想法。他想起了张飞这些年来的种种表现:娶夏侯氏,与敌营有姻亲关系;徐州之失,因为酗酒误事;长坂坡之战,见死不救;武都之战,指挥失误;厚葬夏侯渊,不顾大局。
刘备觉得,张飞虽然勇猛,但性格暴躁,缺乏智谋,而且与敌营有复杂的关系,不适合长期镇守汉中这个战略要地。
经过深思熟虑,刘备最终决定,任命魏延为汉中守将。
魏延是刘备的嫡系部下,年轻有为,善于防守,而且没有复杂的家庭背景,对刘备忠心耿耿。
这个决定,让很多人都感到意外,包括张飞。
“大哥,为什么不让俺镇守汉中?” 张飞找到刘备,质问道。
刘备看着张飞,平静地说:“三弟,汉中是蜀汉的门户,关系到蜀汉的安危。魏延年轻有为,善于防守,比你更适合镇守汉中。”
张飞说:“俺也能守好汉中!俺跟随大哥多年,立下了无数战功,难道还比不上一个魏延吗?”
刘备说:“三弟,我不是怀疑你的能力,而是考虑到你的性格和背景。你性格暴躁,容易冲动,而且与夏侯家族有姻亲关系。汉中是战略要地,不能有任何闪失。让魏延镇守汉中,我更放心。”
张飞听了,心中非常委屈和愤怒。他觉得,刘备这是不信任他,是在排挤他。
“大哥,你太让俺失望了!” 张飞说完,转身就走。
刘备看着张飞的背影,心中叹了口气。他知道,这个决定会伤害到张飞,但他也是为了蜀汉的大局着想。
随后,刘备任命张飞为阆中太守,让他镇守阆中。阆中虽然也是一个重要的城市,但与汉中相比,战略地位要低得多。
张飞虽然心中不满,但也只能接受这个任命。他知道,刘备已经做出了决定,他无法改变。
从那以后,张飞和刘备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张飞常常借酒消愁,对刘备充满了怨恨。
第八章 兄弟的结局
章武元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了蜀汉政权。同年,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决定出兵攻打东吴。
他召张飞从阆中出兵,与他会师江州。
张飞接到命令后,心中虽然对刘备有怨恨,但还是决定出兵。他为了尽快出兵,下令部下在三日内准备好白旗白甲,挂孝出征。
可三日内准备好这么多白旗白甲,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部下范强、张达向张飞请求宽限几天,张飞却勃然大怒,将他们两人绑在树上,各打了五十鞭。
“要是三日内准备不好,俺就杀了你们!” 张飞怒吼道。
范强、张达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怨恨。他们知道,三日内肯定准备不好,与其被张飞杀死,不如先下手为强。
当天夜里,范强、张达趁着张飞醉酒熟睡,潜入帐中,将张飞杀死,割下了他的首级,投奔了东吴。
张飞的死讯传到刘备耳中,刘备不禁失声痛哭。“三弟!” 刘备喊道,“我对不起你啊!”
他没想到,自己与张飞这对兄弟,最终会是这样的结局。
刘备虽然对张飞有所提防,但他从未想过要伤害张飞。他把张飞调往阆中,也是为了保护他,让他远离政治斗争的中心。可他没想到,张飞最终还是因为自己的性格,落得如此下场。
攻打东吴的战争,最终以刘备的失败而告终。刘备在白帝城病逝,临终前,他想起了与关羽、张飞在桃园结义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悔恨和遗憾。
他知道,自己虽然建立了蜀汉政权,但却失去了最亲的兄弟。这一切,到底是值得还是不值得,他已经没有时间去思考了。
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刘备与张飞的兄弟情谊,以及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都成为了过眼云烟。但他们的故事,却一直被后人传颂,让人们感叹世事的无常和人性的复杂。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兄弟情谊固然可贵,但在权力和利益面前,有时候却显得那么脆弱。刘备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必须从大局出发,做出最有利于蜀汉的决策,即使这个决策会伤害到自己的兄弟。而张飞,虽然勇猛忠诚,但他的性格缺陷,最终却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谁也无法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