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启示录:北航教授陈虔西红门镇行
发布日期:2025-07-14 14:45 点击次数:152
人工智能启示录:北航教授陈虔西红门镇行
西红门镇政府礼堂的空气突然凝固。陈虔教授抛出这个问题时,前排穿制服的工作人员下意识挺直了腰板:"当人工智能和我们平起平坐,甚至甩开人类时,我们该往哪儿站?"这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授不是来念讲稿的,他要把人工智能的真相撕开给基层工作者看。
八十年前图灵测试定下规矩,机器能骗过人脑就算有本事。陈虔直白地戳破幻想:"别把AI当高级计算器了!它能自己琢磨事儿,这才是要命的地方。"深蓝电脑下赢国际象棋算什么?更狠的角色三天就能吃透围棋的门道。有人倒抽冷气——会议室后墙的电子钟闪着红光,像在倒计时。
"菜市场大妈都能用翻译软件和老外砍价,凭啥?"陈教授敲着讲台,粉笔灰簌簌往下掉,"AI早摸透了人类脑回路的共同密码。"他掰着指头数:清华的AI医生看片子比老教授还快,航天器身上的传感器比狗鼻子还灵。最绝的是那些蛋白质结构,过去百年解不开的谜团,现在扔给机器几个月就摆平。后排有个戴眼镜的年轻人猛点头,笔尖戳穿了记录纸。
陈虔突然冷笑:"四十年前的大学机房,还不如你们兜里的手机能打!"他扫视全场,目光像探照灯,"等着瞧吧,量子计算机要是发威,全地球的算力加起来都不够它塞牙缝。"有人开始搓手心的汗。教授搬出科幻大师阿西莫夫的警告得升级了——光想着机器人别伤人不够,现在得把"护住全人类"刻进AI的骨头缝里。
"怕被机器淘汰?先问问自己是不是AI瞎子!"陈虔嗓门震得话筒嗡嗡响。他描述的未来让人头皮发麻:今天AI还像听话的学徒,明天就可能变成自备干粮的探险家。仿生机器人?那都不是新鲜事了,新家伙能闻着空气里的危险味自己长本事。左边过道突然有人举手:"教授,那我们公务员会被替代吗?"全场目光唰地聚过去。
"替代?工具永远替代不了握工具的手!"陈虔斩钉截铁,"但要是连扳手和锤子都分不清…"他没说下半句,会议室静得能听见空调的喘息。镇政府的玻璃窗外,外卖骑手的导航提示音隐约飘进来,像某种隐喻。
散场时穿藏青夹克的中年人堵住讲台:"您说中小学都在搞AI教学,我们社区能不能…"陈教授边收U盘边乐:"昨儿海淀家长群还在传,有个初中生让人工智能帮忙写检讨书——结果班主任是拿AI查重的!"哄笑声中,他最后撂下话:探索未知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瘾头,现在不过是多了个铁哥们儿并肩走。公务员们涌向门口,有人手机屏幕还亮着英语学习软件的AI助教界面。
你家社区的AI助手该叫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