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冠军全红婵,她的体重烦恼,每增1公斤跳水难度翻倍!
发布日期:2025-10-09 00:00 点击次数:159
全红婵最近站在跳台上,体重的增长感觉身体像绑了沙袋一样沉重。这是她在2025年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后的原话。
她说的这个沙袋,其实就是她青春期发育增长的7公斤体重。这7公斤相当于多负重两小袋大米跳水。
国家跳水队科研数据显示,青春期运动员每增重1公斤,入水冲击力会增加3.2倍。腾空高度误差超过5厘米就足以让一个高难度动作直接“炸鱼”。全红婵的身高已经从东京奥运会时的1.43米蹿到1.58米。体重从30公斤增长到约40公斤,最近的数据显示甚至达到了48公斤。
这种变化对普通人来说再正常不过,但对跳水运动员却是致命挑战。每增加1公斤体重,翻腾半径扩大0.1米,起跳高度下降0.3厘米,直接导致空中转体速度下降0.3秒。
全红婵的招牌动作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受到的影响最大。腾空时间缩短让她难以完成三周半旋转,入水角度偏差0.5度就会引发“炸鱼”般的巨大水花。教练陈若琳为全红婵量身定制了严格的饮食计划。
一个具体的公式是:每日摄入热量=基础代谢×(训练强度系数+0.3)。以全红婵当前体重45公斤、身高1.58米计算,其基础代谢约为1200大卡,乘以训练强度系数1.5后,每日需摄入约1800大卡。
这意味着她必须精确控制每一餐:早餐300克水煮鸡胸肉加200克燕麦,午餐150克三文鱼加300克西兰花,晚餐100克虾仁加200克糙米饭。零食仅限无糖酸奶和苹果。即便如此,她仍因偷吃半块巧克力被教练当场“抓获”,导致当晚加练至凌晨。
在2025年4月的跳水世界杯加拿大温莎站,全红婵前三跳保持领先,但在第四跳207C时,入水效果未达最佳,仅获得64.35分。这一失误让陈芋汐以单跳92.40分的成绩实现反超。
最终全红婵以10分之差获得亚军。三周后的蒙特利尔总决赛,全红婵再次获得银牌。她用“成长的烦恼”概括当前状态,强调将通过强化体能和力量训练应对挑战。
她的每日训练计划增加了针对核心肌群的专项练习,陆上训练与水上训练的时长比例也进行了调整。
全红婵的抖音账号内容从过去的活跃变为仅保留66条公开内容。多条视频已转为不可见状态,包括与艺人虞书欣合作的视频和“星奇摇”相关作品。这一变化引发网友猜测,可能与账号内容管理或版权问题相关。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表示,运动员身体发育期的技术调整需要系统性解决方案。
除了加强体能储备,队伍正在通过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分析每个动作阶段的力学变化,制定个性化的腾空时间补偿方案。全红婵的父亲全文茂早在2021年就预见到这种局面。他曾说,女儿拿冠军时赞美声很多,但当女儿不夺冠后,这些赞美声会变成埋怨声。现在,他的担忧正在应验。
网络上有人拿全红婵东京奥运会时的娇小体型与现在的照片对比,放大每一处线条变化,甚至估算出“胖了几十斤”的结论。
这些批评者似乎忘了,为了维持跳水运动员最理想的体型,全红婵已经对自己相当严格。
陈芋汐比全红婵大2岁,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发育期,身体状态趋于稳定。她的技术风格更偏重稳定性,动作完成度高,因此在决赛中往往能发挥更稳健。
中国跳水名将任茜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夺冠后,也因发育关导致状态下滑,最终无缘东京奥运会。澳大利亚名将伍丽群同样曾因发育问题一度退役。
全红婵在207C和109C等对体重敏感的动作上,水花控制稳定性出现波动。这两个动作在温莎站和蒙特利尔站的得分差异分别达到15.2分和12.7分。
而在难度系数3.3的6243D和难度3.2的5253B动作上,她仍保持较高水准,单个动作得分多次突破9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