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京东巨型二维码空降苏超,外卖大战攻入球迷餐桌

发布日期:2025-09-03 02:36    点击次数:184

当宿迁队前锋在比赛第87分钟打入绝杀球的那一刻,整个宿迁主场沸腾了。但令全场一万五千名球迷更加惊讶的是,一块400英寸的巨型二维码突然在场地中央缓缓升起,上面清晰显示着“扫码领外卖补贴,京东为胜利加餐”的字样。这一刻,商业营销与体育激情完成了一次完美碰撞,也标志着京东将其与苏超的战略合作推向了又一个高潮。

这场被称为“苏北德比”的宿迁与淮安之战,从一开始就充满火药味。场上球员每一声铿锵的铲球声,看台上球迷每一波人浪的涌动,都彰显着这场比赛的激烈程度。而京东的深度介入,让这场体育赛事同时成为了本地生活服务赛道争夺的缩影。早在6月13日,京东就与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苏超”官方战略合作伙伴。随后京东宣布冠名刘强东的家乡宿迁队,打出“场上十三太保,场下京东管饱”的标语,其本土化战略意图十分明显。

京东此次的二维码营销并非孤立行动,而是其整体苏超营销战略的一环。根据协议,京东推出了一系列针对苏超球迷的福利活动。每场比赛结束后,获胜城市的特色商品、美食外卖和农特产都会开启大补贴秒杀活动。比如南京队获胜时,南京的盐水鸭、鸭血粉丝汤等特色美食以极低的价格被消费者抢购。每场比赛期间,京东还推出10000罐啤酒1分钱送的活动,让球迷们在观看精彩赛事的同时,享受啤酒带来的畅爽。

更为巧妙的是,京东将体育竞技的不可预测性与营销活动相结合。用户可通过京东APP参与比赛结果竞猜,预测正确的用户有机会瓜分百吋电视、荣耀手机、电动车等重磅好礼。这种互动不仅增强了观赛的趣味性,也将用户的注意力从赛场自然延伸至京东平台。据京东官方数据显示,“苏超”开赛以来,京东外卖江苏省订单量环比增长超10倍;江苏农特产在京东的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82%;足球相关品类搜索量同比去年增长翻倍,印证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

京东对苏超的投入折射出其在外卖和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野心。据统计,5月15日京东日订单量突破2000万单。但从2000万单增长到2500万单,京东花了半个月,增速明显放缓,需要新的推动力。苏超这样一个融合了地域情感和体育激情的大IP,恰好为京东提供了打破增长瓶颈的契机。与传统的广告投放不同,京东通过苏超营销实现了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特别是其结合江苏“散装十三太保”的热梗,将城市文化与球队人设结合,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京东并非唯一看到苏超价值的巨头。阿里系旗下的淘宝闪购、支付宝、花呗、余额宝分别官宣赞助“苏超”常州队、徐州队、无锡队和扬州队。阿里系旗下品牌选择城市还颇花心思——“花呗选择无锡队,因为‘无锡=无息’,传播其免息服务;余额宝冠名扬州队,通过扬州方言‘攒’助商,表明‘钱要攒着花’;支付宝选择徐州队的原因则是徐州的车牌号为‘苏C’,代表了C位”。随后,美团也宣布赞助“苏超”扬州队,推出“上美团App搜索‘苏超足疗免单’,每天1万用户可享足疗免单”的活动,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然而,京东的策略有其独特之处。与阿里系的“散装赞助”和美团垂直场景深耕不同,京东采取的是全方位渗透的策略。从成为赛事官方合作伙伴,到冠名宿迁队,再到推出各种线上线下的联动活动,京东试图构建一个“电商+外卖+本地生活”的完整生态闭环。京东全国首家“苏超”官方旗舰店的上线,提供球队队服、纪念徽章等周边商品,更是深挖了赛事IP的商业价值。

此次球场二维码事件之所以值得关注,在于它代表了数字营销与线下场景结合的新高度。在数万人的欢呼声中,品牌信息不仅没有被抵触,反而成为庆祝活动的一部分。这种“场景式营销”模糊了广告与体验的边界,让商业信息自然融入消费者的情感高点时刻。正如一位消费行业分析师所指出的:“‘苏超’作为足球观赛场景,天然关联餐饮(啤酒、快餐)、零售(周边商品)、本地生活服务(交通、住宿),具备‘从赛事流量到消费转化’的链路潜力”。

京东这类营销创新的背后,是其持续增长的营销投入。数据显示,京东营销开支已连续八个季度同比增长。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营销开支同比增长13.9%,达到105亿元;2024全年营销开支增至480亿元。如此大规模的投入,反映了京东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决心。

然而,这种高投入的营销策略能否持续仍是一个问号。一方面,京东大力度补贴已逐步放缓,从对用户的直接降价补贴转为运费补贴。另一方面,价格竞争本身已被政府监管部门关注。“2025年5月各家外卖平台被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约谈,要求平台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这意味着单纯依靠补贴战难以持久。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京东、阿里、美团在苏超的营销大战,实际上是对本地高频消费场景数字化入口的争夺。体育赛事作为一种优质流量来源,具有情感连接强、注意力集中、场景联想明确等特点,是实现从流量到消费转化的理想场景。但赛事结束后如何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用户习惯,这将成为巨头们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苏超营销战也揭示了中国商业生态的一个新趋势:地域文化正成为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新桥梁。江苏“十三太保”间的竞争与合作,各地方言饮食的差异,为品牌提供了丰富的营销素材。京东们之所以能够成功借势,关键在于他们不是简单地将广告投放在赛场周围,而是深入融入地域文化,用当地方言与消费者对话,尊重并拥抱了这种多样性。

当宿迁球迷们一边庆祝胜利,一边扫码领取京东外卖补贴时,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参与了一场改变中国本地生活服务格局的重要时刻。体育赛事的纯粹快乐与商业营销的巧妙结合,正在重新定义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最终的赢家或许是那些既能够享受比赛激情,又能获得实实在在福利的球迷消费者。而京东们要思考的是,当苏超赛季落幕,如何让这份热情继续在平台上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