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票房突破亿元,七十一岁陈佩斯再获人气
发布日期:2025-08-06 20:38 点击次数:68
随着《戏台》票房突破亿这个数字,71岁的陈佩斯,这次赢了资本的压力!
陈佩斯重新走红后,许多网友也开始翻出了一家人的全家福照片。
一开始还觉得陈佩斯已经够厉害了,谁知道照片里的其他人个个都更牛逼。
陈佩斯最难忘的那张照片
大多数人对陈佩斯的印象,都是从他在1984年春晚表演的那段小品《吃面条》起的。
其实不少人都不清楚,陈佩斯的爸,是咱们中国老一辈电影演技派演员陈强。这个名字也许没有那么耳熟,但他在《白毛女》里扮演的黄世仁,却是众所周知的角色。
就因为这个“反派”形象太深入人心,陈强在现实生活中也被贴上了“坏人”的标签,连带着还曾被严厉批斗过。
陈佩斯也因此“遭殃”,不仅在学校里被孤立,连他的外貌都被拿来说笑,说他像“地主的种”。
陈强曾在私底下跟儿子说:“你长得跟我挺像的,要是走我的老路,可得提着点儿。”
虽然爸爸一直不怎么看好他,但陈佩斯还是决定沿着父亲的老路走下去,最后凭着“反派儿子”的标签,成了小品的开山鼻祖。
除了陈佩斯之外,陈家最有头脑的孩子就是他的哥哥陈布达。
在网友发现的那张1977年的全家福里,很多人第一时间就注意到,站在陈佩斯旁边,身材挺拔、五官立体、气质清爽的哥哥陈布达。
他是陈强的大儿子,长得更像妈妈,因此也没有受到“黄世仁”那张面孔的影响,关于他的资料也不多,也没像陈佩斯那样走上演艺圈。
陈强给他起名“布达”,也是因为当年他跟中国文艺代表团一起去匈牙利演出的时候,特别喜欢布达佩斯这座城市。
他把那些最珍贵的回忆都印在了儿子的名字里,还把“希望远离风浪”的心愿寄托在这个长得帅气、气质优雅的大儿子身上。
命运总喜欢戏弄他
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搞笑:那些长得更帅气的,选择了藏着掖着;而那长得更“像反派”的,却偏偏成了人人都认识的喜剧明星。
在《白毛女》一炮走红之后,陈强的名气直线上升,可那“恶霸地主”的角色,后来变成了人们指责他的有力证据。
直到1977年,他才算是摆脱了风口浪尖,全家也终于能团聚一块儿。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陈佩斯一提起父亲,就总会提到当年母亲怎么一夜之间变得白发苍苍的事儿。
从那时候起,他渐渐意识到,“靠脸吃饭”其实挺冒险的,毕竟长得像父亲,陈佩斯在报考电影学院的时候屡次碰壁,难免让人感到挫败。
那会儿,导演们都觉得他“像黄世仁”,不适合演正派角色,直到有次机遇,他被安排出演一个配角,角色小得不能再小,连名字都没有。
偏偏在这个角色上用心琢磨,结果让导演眼前一亮,从此他的“反派脸”不再是拖累,而变成了他喜剧表演的一大标志。
他很明白,自己走不了“偶像派”的路,也不能去模仿父亲的“主角气质”,那条路早就被“黄世仁”堵死了。
因此,才有了后来那个在春晚舞台上吃面条吃得津津有味的小人物,也有了在剧中光着上身追车的喜剧演员,还催生了“中国小品”的黄金时期。
家才是他坚实的底牌
如今再回想,陈佩斯不仅仅是个演员,还算得上中国喜剧体系的开拓者之一。
而现在,陈佩斯的儿子陈大愚也长大了,变成了新一代的舞台导演和编剧,继承了家族的艺术衣钵。
陈佩斯在采访里说过,自己从来没主动帮儿子打过前站,也从不让他在外头挂“陈家的名号”。他说,“靠爹吃饭不光彩,靠作品站得住脚才是真的。”
他说这话时的表情,让人想起了1977年那张照片里父亲陈强的眼神,深邃而压抑,却又暗藏一份淡淡的自豪感。
一个因为长相而被拒绝的年轻人,最终靠着自己的才华开创了中国喜剧的新局面。
一位曾被国家定罪的艺术家,重新登上了时代的舞台。
那个长得帅气但却不爱上台的哥哥,悄悄地守着整个家。
还有一位妈妈,身处这场风波中一直陪在丈夫和儿子身边,用沉默的力量撑起整个家。
如今的陈佩斯,已经过了七十多岁,可站在舞台上依然精神投狍;面对镜头时,他的言辞犀利,从不逢迎。
不过,只要提到家人,尤其是那张全家福,他就会变得格外沉默。
那就像是我们家的定影一样,他说:“你们瞧的是军装,我们看到的,却是一段活着都受不了的岁月。”
或许,这正是那张照片最令人动心的地方。
那会儿,他们没说多少话,也没笑得特别耀眼,但两人站在一块儿,就已经撑起了一片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