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迎交通利好!两条高速织就“三纵四横”网,企业订单涨、农户省成本
发布日期:2025-10-25 23:02 点击次数:94
最近阜阳人凑一块儿聊天,三句话里准有一句提新高速——“你跑徐淮阜高速了没?以前去徐州堵3小时,现在踩脚油门2小时就到!”这话不是随口吹,是颍泉区开货车的王师傅实打实的感叹,手里的方向盘转得都比以前轻快。要知道,作为皖北的重要城市,阜阳这回一下通了两条高速,可不是简单多两条路,那是把800万常住人口的“出行难”“物流贵”给实实在在解了套。
先说说这两条“民生路”到底啥来头。徐淮阜高速阜阳段,一头连着重镇太和,一头串起颍泉、颍州,往北直抵徐州,设计时速120公里,光这速度就比以前的老路提了不少。更实在的是,太和到徐州的距离直接少了50公里,以前跑一趟物流,油钱过路费加时间成本,老板们都得算着花,现在不仅省了1小时,每吨货的运输成本都往下掉,你说企业能不开心?
另一条阜淮高速安徽段更懂阜阳人的需求,40多公里的路程贯穿颍州、颍上,往西就能到河南淮滨,以前颍上的农户拉粮食去信阳,路上得耗小半天,运费每吨要80块,现在1小时就能到,运费直接降到50块,这省下的钱,可不是小数目。更关键的是,这两条高速一通车,直接融进了阜阳“三纵四横”的高速网,跟现行的的济广、宁洛高速搭成了“交通网”,阜阳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底气,一下就足了。
有人可能会问,安徽为啥偏偏盯着阜阳修这两条高速?答案其实就藏在阜阳的“家底”里。都知道,阜阳常住800万人,是安徽人口大市,农业底子厚,物流需求更是旺盛。以前每到节假日,高速出口堵得水泄不通,企业拉货得提前好几天规划路线,就怕耽误事。这两条高速,正好冲着“县城通”的目标来,把以前的拥堵痛点、运输瓶颈一个个破解。
再往大了说,阜阳的位置多特殊?一边是长三角,一边是中原城市群,妥妥的“双桥头堡”,以前北向、西向的交通总有点“断档”,现在高速一开通,通道空白补上了,江苏的制造业、河南的农业资源,都能顺着这两条路往阜阳流,产业梯度转移也能跑得更快,这不就是为区域高质量发展铺路嘛。
光说战略不够,得看实实在在的变化。太和的医药企业最有发言权,以前往苏北送药品,得绕路等物流,现在借着徐淮阜高速设了物流点,当天就能送到,订单量眼看着往上涨;江苏有家纺织企业,就是看中这物流成本降下来了,直接把厂子落进了阜阳经开区,这就是交通带来的“吸引力”。
老百姓的日子更是跟着沾光,颍泉区的王师傅以前往徐州跑业务,一天顶多跑一趟,现在通勤时间少了2小时,一天能跑两趟,收入都跟着涨;颍上县的种粮大户李大哥,一年光运输成本就省了好几万,这笔钱直接用来升级农业机械,种地效率更高了。就连旅游业都火了,阜淮高速一通,八里河5A景区今年国庆的游客量涨了30%,周边的农家乐、民宿全满了,你说这交通一顺畅,消费能不被拉动起来吗?
当然,路通了只是开始,怎么把“交通优势”变成“发展优势”,才是更该琢磨的事。比如围绕高速出口建物流园区,让太和的医药、颍上的农产品深加工聚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再跟徐州搞搞制造业联盟,跟信阳搭搭农业合作的桥,把路的“便利”变成产业链的“韧性”。
还有,现在都讲绿色发展,能不能把新能源、智慧物流加进来,既省油又减排,别光盯着传统运输跑。政策上也得跟上,阜阳以前用“四办机制”解决了用地、审批的难题,现在要是能搞个跨区域协调机制,让江苏、河南的资源跟阜阳无缝对接,这高速带来的红利才能一直享下去。
说到底,这两条高速不只是修了两条路,更是给阜阳打开了一扇新门。800万人口的活力、丰富的农业资源、潜在的产业机会,都能借着这“交通命脉”被激活。以前提起阜阳,不少人想到的是农业大市,现在有了这两条高速,阜阳说不定就能变成皖北的经济引擎,跟上安徽区域均衡发展的步子。毕竟,路通了,人心就齐了;人心齐了,日子就有奔头了。
最后想问问读者朋友,你家乡最近有没有通新的交通线路?是高速还是高铁?这线路通了之后,你家的生意、生活有没有跟着变样?不妨在评论区聊聊,一起看看交通给老百姓带来的实在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