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大幅加征600%关税,逼英特尔辞职,中国别无选择
发布日期:2025-08-10 00:04 点击次数:121
——【·开场白·】——
美国竟然要对中国征收高达600%的关税,真是让人吃惊。特朗普到底在盘算啥呢?他这么打算压制中国,这样做能成功吗?
——【·关税数字游戏背后藏着的政治把戏·】——
美国媒体吹得天花乱坠的600%关税,其实不过是把各种不同品类商品的税率简单叠加罢了。比方说,某种电子产品可能被加征100%的关税,药品则被建议加征250%,然后把其它一些零碎的税种拼凑在一起,凑出个“综合税率”来。
这种算账方法完全不符合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因为同一种商品不可能同时被征收多重关税。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报告表明,要是真这样搞,高达600%的关税一旦实施,中美之间的贸易额三个月内可能会暴跌70%以上,特别是那些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美国公司,犹如自掘坟墓一样吃亏大了。
特朗普政府可真是精明得很,在关税高达600%的风头正劲时,白宫同时发出“谈判窗口”的信号,暗示只要中国在知识产权、市场准入什么的方面作出让步,税率就能大幅度调低,说白了就是放把杠杆,一边扯着高价,一边又留着谈判的余地。
这种“极限施压”的手段沿用了他第一任期里的谈判风格,只不过这次更隐秘一些——借助媒体放话试探市场反应,然后再根据反馈来调整政策。4月9号起生效的对华104%关税,算是经过几轮斗争后,凑出来的折中方案。
——【·企业遭遇困境·】——
尽管600%的关税没有落实,但特朗普政府已经推行的芯片100%关税和药品250%关税,正悄悄改变着全球产业的格局。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在关税开始的第一个月里,英特尔、高通这些公司在中国的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8%,不得不加快步伐,把部分产能转移到越南、马来西亚等地。
英特尔在亚利桑那州的新工厂虽然拿到了政府补助,但建造费用比最初预算多出了30%,这直接导致他们在2025年第二季度亏掉了12亿美元,最终董事会对CEO的信心也打了折扣。
在药品行业,打击可不像别的这么温和。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报告说,那250%的关税把仿制药的进口成本推得好厉害,涨到让人咋舌,导致全美超过3000家社区药店可能会面临断货的危险。
为了规避那关税,辉瑞、默克这些公司开始把原料药的生产线从中国转到印度,可惜印度的产能短时间内还难以满足需求,结果反倒让美国老百姓买药的价钱水涨船高。与此同时,中国的药企靠着技术升级和多元化市场布局,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区抢占新订单,预计到2025年上半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药品出口比去年同期多了45%。
在技术垄断的角力中,各产业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霸战。
在关税战的阴影下,暗藏着一场围绕半导体产业话语权的角逐。特朗普当局以“国家安全”为由,促使台积电、三星等公司在美国本土兴建先进制程的工厂,还对英特尔施加压力,促其收购一些海外产能。
这套“技术脱钩”的招数一出,短时间内确实把美国芯片的生产成本推上了高位——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估算,在美国本土制造7纳米芯片的花费比台湾地区多出42%,不过,他们的长远打算可是直指把控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顶峰。
中国方面的应对措施主要集中在自主研发和巩固产业链的韧性上。通过限制稀土出口,中国有效打击了美国的军工和高科技产业——据五角大楼的报告说,F-35战斗机发动机的涂层材料中,超过80%的镝元素都得靠中国供应。
与此同时,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投入了120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14纳米以下制程技术的研发,到2025年上半年,国产芯片的自给率已经超过了40%,比2020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
——【·中国反制措施的战略深度·】——
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中国用一招接一招的方式来反击。4月10日开始实施的34%对等关税,覆盖了所有输华美国产品,这套全面反制的手段不仅符合WTO的规矩,还能形成强有力的谈判威慑。
更有战略意味的是中国对稀土出口的管控措施——把镝、钪等7种重要的稀土元素列入出口许可管理程序,直接堵住了美国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行业的“咽喉”。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透露,位于肯塔基的风电设备厂因为稀土紧缺,产能利用率已经掉到50%了。
在采取反制措施的同时,中国也在不断扩大国际合作。和东盟签署了升级版自由贸易协定后,到了2025年上半年,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的贸易额已经突破了480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多出了19%。
这种多元化的市场策略成功缓解了美国关税带来的压力——中国对美出口在整体外贸中的比例,从2018年的19.2%下降到2025年的12.7%,同时对新兴市场的出口份额增加到37%。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策略,实质上是在试图用单边行动来重塑国际经贸规则。不过,这招遭遇了不少反对:欧盟在4月15日开始对美国征收25%的反制关税,加拿大和墨西哥也同时调整了汽车关税政策。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表示,美国的举动正在动摇多边贸易体系的基础,要是不快点纠正,整个全球经济或许会倒退回到那种“以邻为壑”的零和游戏时代。中国在这场较量中表现出挺坚韧的战略决心。
中国通过倡导“全球发展倡议”,积极推动构建一个包容性强、惠及众多的国际经贸新格局。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中美高层经贸会谈中,中方明确提出要以“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为原则来解决分歧,最终促成了双方关税降低91%的阶段性协议。
【·总结·】
用“以斗争求合作”的办法,既保护了国家的核心利益,又给全球经济治理出了个挺有建设性的方案。当关税的喧嚣逐渐平息,国际社会变得越来越明白:在当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任何单边主义的做法都得付出沉重的代价。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策略,不但没能达到“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目的,反而推动了全球产业链向美国的撤离。中国采取精确反制和合理布局的方式,正在打造更有韧性的经济发展路径,这条路的关键是靠开放合作来实现共赢,而不是依靠保护主义来维系霸权。
